Skip to content

馬可福音8章

作主門徒,要看得見

在這章經文的第十七、十八節,耶穌又急又氣又很無奈地對門徒說:「“你們還不醒悟,還不明白嗎?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你們有眼睛,看不見嗎?有耳朵,聽不見嗎?也不記得嗎?”」(v.17-18)這裡所講的聽和看不是肉體而是靈裡的聽力和視力,耶穌今天也同樣問我們這樣的問題,我們雖然聽了很多真理的教導,但在生命中,有沒有反映出我們是看得清楚,聽得明白呢?耶穌說你們明明看見、聽見,但心還是愚頑,「愚頑」解釋為「剛硬」和「盲目」,意思是說心是看不見的,是盲目的,所以這章經文跟「視力」很有關係。不要讓我們的心愚頑、盲目,要看得見,耶穌也不住在問我們是否看得見,聽得見,這需要在我們生命中切實的顯明出來。

一. 主的門徒要看得明白(v.1-21)

1. 不要看見神蹟仍是盲目(v.1-13)
那些跟隨耶穌聽教導的人,已經與耶穌在一起有三天的時間,所有的食物都吃完了,耶穌對門徒說,這些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如果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在路上會很疲乏,甚至會餓暈,門徒的回答是:「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餅,叫這些人吃飽呢」(v.4)門徒剛剛不久經歷了耶穌讓五千人吃飽的神蹟,但此時,門徒的表現就好像沒有發生這件事一樣,表明了門徒看見了上次的神蹟,但心裡還是不明白,不相信這次還會發生同樣的事情,於是耶穌又行了神蹟,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了四千人,剩下的裝了七個筐子。我們可能會覺得門徒真是健忘、愚頑,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樣,我們雖然經歷過神應允我們的禱告,還有各樣大小的神蹟,但當再遇到困難和風浪時,我們仍然會懷疑、驚慌、抱怨,其實我們的心也是愚頑的,經歷神蹟仍是盲目,「法利賽人出來盤問耶穌,求他從天上顯個神跡給他們看,想要試探他。耶穌心裡深深的嘆息,說:“這世代為什麼求神跡呢?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神跡給這世代看!”他就離開他們又上船往海那邊去了。」(v.11-13)同樣地,法利賽人也看見耶穌行了很多神蹟,但現在還要求耶穌顯個神蹟給他們看,要試探耶穌,來證明他是不是彌賽亞,耶穌回答:「沒有神跡給這世代看」,意思是如果人的心是愚頑、盲目、不信的,行再多的神跡都沒有意義,因為他們看見等於沒看見,這裡提醒我們不要像法利賽人一樣,見到仍然不信,仍然愚頑,我們做主的門徒要看得明白,不要看見神蹟仍然盲目,不要再懷疑耶穌的身分,神的愛,或是求神蹟來證明,如果這樣,我們就同門徒和法利賽人一樣愚頑。

2. 要注意會使你麻木的酵(v.14-21)
「門徒忘了帶餅,在船上除了一個餅,沒有別的食物。耶穌囑咐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v.14-15)「謹慎」和「防備」原文都與視力有關,「謹慎」是指「看見」「注意」,耶穌叫門徒留心、注意,看見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因為他們的心是麻木的,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偽善,只看重表面、宗教、律法主義;而希律的酵是世俗的,雖然對耶穌的教導有興趣,喜歡聽,但聽完生命沒有改變,所以我們也要謹慎防備這兩種酵,不要只注重表面,而忽略裡面的生命,聽了真理的教導卻沒有改變,屬靈視力仍然是盲目的,看不見神的作為。

二. 有主觸摸,越來越看見(v.22-26)
在伯賽大,有人帶一個瞎子來,求耶穌摸他,耶穌就拉著她的手,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他就看見,但看得不是很清楚,接著耶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他定睛一看,就復了原,樣樣都看得清楚,這一次耶穌的醫治很特別,是逐步使瞎子得醫治。而且這段經文放在這裡也很特別,因為耶穌剛剛責備門徒有眼看不見,轉過頭來就醫治了這個瞎眼的。所以當我們「瞎眼」的時候,要來尋求耶穌的醫治,當我們看不見或是看的很模糊的時候,唯有耶穌能幫助我們恢復視力,所以我們要讓耶穌幫助我們,觸摸我們,按手在我們生命有問題的地方,我們就能夠越來越看得見。

三. 看見跟隨基督的使命(v.27-38)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凱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v.27)凱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在舊約中是屬於但的地方,在那裡一個洞穴旁邊的小山丘上,有很多的偶像,是敬拜異教的中心,有很多人來到這裡尋求不同的神,就在這個地方,耶穌問門徒他是誰,門徒給出了幾個不同的答案,接著又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耶穌不在意別人看他是誰,他在意的是門徒看他是誰,今天我們看耶穌是誰呢?這是我們每個人個別要回答耶穌的問題。只有正確的看見,才有正確的跟隨,如果我們看不清楚耶穌,我們的跟隨就會出現問題,彼得回答:「你是基督」,這就是耶穌想要聽的答案,但並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把耶穌看為基督,可能有些第二代基督徒把耶穌看成是父母的神,有些基督徒把耶穌看成是祝福的源頭,為他們解決問題的神。我們要反思,今天在我們心裡,耶穌到底是誰呢?我們對他的認識是否很片面,有偏差?當彼得回答耶穌就是基督,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怕引起不必要的混亂,因為耶穌知道,人寄希望於基督要他做王,帶領他們推翻羅馬政府,所以現在不是顯明身分的時候。這個答案對於耶穌非常重要,如果門徒認為耶穌只是一個能行異能的人或先知,接下來再講耶穌要上十字架就沒有任何意義,「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耶穌明明地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v.31-32)這裡耶穌就向門徒講關於他的死,彼得雖然看得見耶穌是基督,但他看不見耶穌的使命,所以彼得就拉著他勸他,「勸」原文是「責備」的意思,就是彼得很生氣地罵耶穌,「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旦,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v.33)彼得前一秒鐘還是耶穌的門徒,後一秒就成了耶穌眼中的撒旦,因為他沒有體貼神的意思,而體貼仇敵的意思,「撒旦」解釋為「抵擋」,彼得的思想是抵擋神,「體貼」解釋為「思想」,意思是彼得的想法與神的不相配合,只體貼人的想法,這就是最大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謹慎,不單要看見基督的身分,明白神的作為,還要思想貼著神,與神一致,而不是與人和仇敵一致。「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v.34)這裡耶穌教導門徒他們應當想甚麼,跟從耶穌要怎樣做,「跟從」解釋為「追隨」,就是門徒要捨己,背起十字架,捨命來追隨耶穌作他的門徒,這就是門徒要做的事,也是耶穌的使命。同樣地,追隨耶穌的人也要在十字架上這樣捨已,「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v.35)想要救自己生命為自己活的,反而會失去了永恆的生命,但凡為神和福音願意喪掉今世生命的,必會得著一個永恆的生命。耶穌教導彼得和門徒,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眼前的環境、需要及今生的世界上,所以耶穌說:「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v.36-37)這裡提醒我們不要局限我們的思想,要把眼光放在永恆裡面,去體貼神的意思。「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v.38)不單耶穌當時的世代是淫亂罪惡的世代,我們現今的世代也同樣如此,所以我們面對現今的世代,要怎樣看待耶穌基督和真理呢?如果我們看為是可恥的,將來在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我們在他眼中也是可恥的,所以我們要謹慎怎樣看待耶穌,如果仍然麻木,看不清楚,我們的跟隨就會出現問題。

我們要謹慎防備世俗的酵,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影響我們,使我們的心愚頑,以至於看不清耶穌和跟隨耶穌基督的使命,使我們與耶穌的距離越來越遠,這樣就非常危險了。所以我們要求耶穌幫助我們,觸摸我們,使我們越來越聽得清楚,看得明白。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