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希伯來書6章

竭力跟隨基督進入幔內

一. 有根基,更要竭力進到完全 (v.1-3)

今章延續上一章的教導,就是我們不再作嬰孩,要長大成熟,要吃乾糧。信仰不只是只有幾個步驟(決志、認罪、罪得赦免、得永生),信仰是一個進程,是不停地移動和成長,而非靜止,是每天都在向上。上一章講要從嬰孩變成人,今章講另一個過程,就是要從開端進到完全,「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 神、各樣洗禮、按手之禮、死人復活,以及永遠審判各等教訓。」(v.1-2) 「開端」的意思是基礎,正如建房子,先需要打椿,打好椿再往上建,但不會永遠都只停留在打樁。作者鼓勵當時的信徒,根基雖然重要,但是是時候要離開了,因為不能一直停留在基礎上。離開的意思不是說要離棄,離開是因為要往上升,是要進步,正如一年級升上二年級,並不會把一年紀級的知識給忘了。作者舉了幾個例子,就如「懊悔死行」,是指從屬肉體的該死行為中悔改過來;「信靠神」是指在這刻開始停止倚靠自己,全心去倚靠神;「各樣洗禮、按手之禮」這是外在的宗教行為,例如為人按手醫治禱告,是為要顯明神的大能,但這並非信仰的根基,信仰的根基是復活的主 – 耶穌基督;「死人復活」、「末世的審判」都是非常重要的真理,但這些都只是基礎,作者鼓勵大家要離開基礎,竭力進到完全。「離開」是主動詞,即要有意識要離開,而「竭力進」原文的時式是被動,意思是被驅動,被聖靈感動,代表只要我們有意識要進步,要離開基礎,聖靈便會帶領我們更進步,更成熟。「神若許我們,我們必如此行。」(v.3)要離開根基,竭力進到完全,要有神准許,代表需要有神的恩典。我們越經歷神的恩典,便能向人施恩典,身量便越趨完全,越來越成熟。我們要離開開端,基礎,要繼續向前,不要原地踏步。

二. 不要離棄基督的道路 (v.4-8)

「離棄道理」(v.6)是指離棄耶穌。第4至8節作者是作一個警告,特別指這5種特質的人,「論到那些已經蒙了光照、嘗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分,並嘗過 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v.4-5) 這些人是在生活上嘗過天恩的滋味,又經歷過聖靈的能力,在神話語中亦有很多領略,經歷過神蹟奇事,如果有這麼多經歷仍要離棄耶穌,這些人就是「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地羞辱他。」(v.6)我們都經歷過神話語的大能和神蹟,但會否因著一點困難或壓力,便不想回教會,不想禱告或讀經呢? 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態代表我們將神的兒子重釘十架,我們是明明羞辱耶穌。「就如一塊田地,吃過屢次下的雨水,生長菜蔬,合乎耕種的人用,就從 神得福;」(v.7)我們的生命就如神所耕種的一塊田地,神會施肥、澆灌,也靠著神的恩典能生長菜蔬,但如這田地不發芽成長,荒廢,便會長出荊棘和蒺藜。把耶穌重釘十字架的後果是「就不能叫他們重新懊悔了」(v.6)代表不再有機會悔改,因為他們不是不認識神,不是未曾經歷過神蹟,但他們遇到困難便離棄耶穌。作者鼓勵當時的信徒面對困難時不要退縮,要繼續往前,我們的生命不要長出荊棘和蒺藜,否則「必被廢棄,近於咒詛,結局就是焚燒。」(v.8)一個信徒為甚麼會放棄跟隨耶穌?是因為不求成長,原地踏步。那為甚麼不想離開開端?因為人以開端的知識成為自己的滿足感,在開端的事情上產生驕傲,便不願意進步,這是因著害怕,因此在竭力進到完全這方面是自卑的,而在根基上卻是驕傲。如果我們不願意離開開端,信仰會逐漸變成理性化和知識化,便不能進一步接受神的帶領和啟示。如果我們沒有竭力進入完全,可能有一天也會離開真理,離開開端。跟隨神的道路就像逆水行舟,如不努力去搲舵,便會被世界的洪流沖走,並不是說我們想停留原處便可以停留原處,如果不努力向上,便自然退後,因此我們要警醒,不要離開耶穌基督的道路。

三. 憑信心和忍耐,進入應許 (v.9-20)

「親愛的弟兄們,我們雖是這樣說,卻深信你們的行為強過這些,而且近乎得救。」(v.9) 第4至8節只是作者的警告,作者並非說當時的信徒是這類人,而是提醒他們如果面對這些情況時不要離棄耶穌,不要走回頭路。「近乎得救」是指作者從他們的行為中看出他們的信心是大的,他們的救恩是真實的。「因為 神並非不公義,竟忘記你們所做的工和你們為他名所顯的愛心,就是先前伺候聖徒,如今還是伺候。」(v.10)他們為神的名所顯的愛心,讓他們一直在服侍聖徒,沒有懶惰。為甚麼信徒可以如此忠誠地日復日、年復年地一直服事下去? 因他內心存著三樣東西,就是信心、忍耐和盼望,就是對神的應許毫不懷疑,相信到底。「並且不懈怠,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當初 神應許亞伯拉罕的時候,因為沒有比自己更大可以指著起誓的,就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這樣,亞伯拉罕既恆久忍耐,就得了所應許的。」(v.6-15)作者引用亞伯拉罕這例子指出信心是要恆久耐,當神應許他的子孫要多起來時,他連一個孩子也沒有,在此15年後以撒才出生,再過400年子孫才多起來,但亞伯拉罕沒有懷疑神的應許,神藉著兩件不更改的事來保證這個盼望是可靠的,就是神的應許和起誓。人都是指著比自己大的起誓,但神已是最大,祂就指著自己起誓。發誓通常都是代表這事不會短期內發生,如果短期內發生便可立刻顯明,發誓的事是不知何時會發生,但亞伯拉罕恆久忍耐,相信到底,就得了應許。作者透過亞伯拉罕鼓勵當時的信徒,無論遇到任何壓力和艱難,都不要重回猶太教,不要走回頭路,要竭力進到完全。那怎樣才是完全? 目標就是進入幔內,耶穌就是那大祭司,當祂在十架上斷氣時,聖所的幔子便裂開。舊約的大祭司每年只可有一次機會進到至聖所,就是在贖罪日進到至聖所為百姓獻祭時,即使是大祭司,如果帶著罪進到至聖所也會被神擊殺,因此他們是很害怕的。但現在因著耶穌這大祭司,人能進入幔內,恢復與神的關係。當我們越靠近神,便越看見神的榮耀,便越看見自己的軟弱和罪,我們也會害怕,但神不是要擊殺我們,而是要挽回我們,恢復我們與天父的關係,這是神的恩典,我們越能經歷恩典,也就越能給人恩典。我們要承認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大祭司,祂一次獻上,我們藉著祂便能進入幔內,進入至聖所,進入神的榮耀。

當時的猶太信徒面臨不少的壓力和艱難,今天我們也面對不同的艱難,世界給人很多選擇,為甚麼我們要選擇跟隨耶穌? 我們跟隨耶穌時便能經歷祂的恩典和愛,越經歷時,便越能讓我們更竭力進到完全。耶穌已成為先鋒,祂已在我們前面走過,我們只需要跟隨祂,進入幔內,進到父神裏。今天我們要抓著這應許,祂的應許從不落空,我們只需要相信到底,不要懷疑,離開根基和開端,在跟隨耶穌的道路上竭力進入完全,進入幔內。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