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路加福音13章

抓緊恩典時刻,努力進神國

今章講到一道門,但這道門是有時限的,門關了便沒有機會,「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v.25)神是有給我們恩典,但也定了一個時限,所以我們不要經常認為「以後還有機會」,我們都不確定神的時候是到何時,我們要抓緊神仍有恩典給我們、門仍是開著的時間。現在還是恩典的時候,我們要把握這機會,努力進神國。

一. 要悔改,結果子 (v.1-9)

人常落在比較中,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好,耶穌提醒大家不要自義,不要以為自己是無罪,因為在神面前一個義人也沒有。我們每一個在神面前都是得罪神的,我們所思、所想、所行的與神的聖潔是有很大的距離,若按神的標準,我們全部都不中「的」,因此我們每一個都要悔改,不是只有別人需要悔改。不是被彼拉多殺了的加利利人更有罪,不是那些被樓倒塌壓死的人更有罪,當時人的觀念認為得罪神的人才會不得好死,耶穌來調他們的觀念,「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v.5) 「滅亡」不是指在今生會怎樣死,而是指在永恆裏會滅亡,因此要悔改。怎麼知道有沒有悔改,就是看生命中的果子,「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裡。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v.6-7)一棵無花果樹三年都不結果子是很有問題的,三年應該已結三次果子才對。一個人如果在神眼中的生命沒有結出悔改的果子,就是白佔地土。「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v.8-9)神要在人生命中尋求果子,但神也給人有第二次的機會,不過是有時限的,並不是永無盡地讓人放肆下去。因此我們不要以為自己現在還好好的,便代表自己的生命很好,其實只是神仍有恩典,但若仍然不悔改,都要像那無花果樹一樣,被砍下來。我們要抓緊恩典的時刻,努力進神國,就是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對當時的以色列人來說,他們不接受耶穌,連悔改都不肯,但我們不要以為我們這些已悔改的人比他們不悔改的人更好,其實我們都活在神同一個聖潔標準下,不是代表一次悔改(決志),耶穌基督的寶血潔淨了我們一次就可以了,其實我們都不住地再犯罪,因此我們要不住地悔改,讓神不住改變我們的生命,放下一切纏累我們的罪,要結果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讓神可以看見。

二. 要事事對準神 (v.10-17)

「安息日,耶穌在會堂裡教訓人。有一個女人被鬼附著,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v.10-11)這女人的病不是病理上的病,而是被鬼附所致,病了十八年。原來疾病與靈界是有關係的,有些病是邪靈造成的。這女人這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是很痛苦的事。她是一個在會堂聚會的人,但這些聚會一直幫不了她,直到耶穌來到,便醫治了她。「於是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 神。」(v.13)一個神蹟醫治發生了,一個女人從痛苦中得著釋放,這是一件好事。但竟然有一個管會堂的人為著這事很氣憤,因為破壞了規距。即那管會堂的人不是因著一個人的生命得釋放而歡喜快樂,而是因著有人破壞了會堂的規距很氣憤。「管會堂的因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氣忿忿地對眾人說:「有六日應當做工;那六日之內可以來求醫,在安息日卻不可。」」(v.14)這就是他的框架,他覺得耶穌破壞了神所設計的安息日,這是歪的,神所設計的安息日是要讓人得更新、得釋放、得歡慶,能與神連結,但人漸漸偏離了神的心意。因此我們教會現在講十誡,不是從冷冰冰的規條角度去看十誡,而是心版十誡,是對準神吩咐這些誡命背後的心意,是神要給人甚麼祝福,因此我們要時時都要準神。「況且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她的綁嗎?」」(v.16)其實安息日釋放她是最合適的,因為安息日就是讓人得更新,讓人與神連結的日子。耶穌將神的心意顯明,我們也要不住地在每件事中對準神,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很知道神的想法和做法,其實未必真的知道。正如當時的人已遠離了神設安息日的心意,神是吩咐很多事情在安息日都不可以做,但目的是為要人放下一切與神連結,但人漸漸已脫離了與神的關係,只剩下外在的行為。我們要事事對準神,要事事與神保持著關係,要去摸神的心。努力進神國就是要事事對準神,因為神國就是神,我們不要單單去知神國的事,而是要去知道神國裏的那位神是怎樣,要對準這位神。

三. 要努力進窄門 (v.18-30)

我們要抓緊恩典時刻,努力進神國,就是要努力進窄門,因為得救是一道窄門。第18至21節在講神國的影響力,神國一開始像是很小,但發揮的影響力卻是很大,因此我們要去認識神的國度。神的國度比我們認知的還大,我們要時刻保持謙卑的心,不要覺得自己已知道了神國的一切,這樣會讓我們停止尋求神。神國的影響力很大,但這影響力在我們身上嗎?我們是否是對準神國,帶出影響力的人呢? 「有一個人問他說:「主啊,得救的人少嗎?」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v.23-24)這個人關心的是其他人是否得救,但耶穌回答他是說「你」,我們要關心的是自己得不得救,不要去管別人。這人可能很有自信,覺得自己是猶太人就一定得救,然後好奇不知其他人是否得救,耶穌提醒他不要自我感覺良好,要關心自己是否得救。「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v.25)這比喻中的人覺得自己可以進這門,但到家主關了門,才發現自己一直在門外。這群人是很驚訝的,到這刻才發現自己在門外,代表過去他們一直以為自己已進這道門。他們為甚麼會以為自己進了這道門呢? 「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v.26)他們覺得自己與耶穌有關係,但現在耶穌說不認識他們,因此他們很震驚,「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裡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v.27)耶穌不認識他們,並且說他們是作惡的人。耶穌知道每一個人,不會不認識人,但耶穌要說的是他們以為自己認識耶穌,但與耶穌沒有真正關係,就是沒有真正悔改歸向耶穌。耶穌表達的是不要以為與祂吃喝過,聽過祂的教導便會自動得救,要真正悔改才是真正進入這道門。「你們要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眾先知都在 神的國裡,你們卻被趕到外面,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v.28)他們認為自己是約中之民,自然便會得救,但這約是要透過耶穌基督實現,要悔改才得救。例如有些人不住慕道,去很多福音聚會,但總不決志,以為自己在門內,其實是在門外,因為沒有真正悔改,歸與耶穌。「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 神的國裡坐席。只是有在後的,將要在前;有在前的,將要在後。」」(v.29)那些外邦人反而在前,在神國有份,而耶穌說他們本來是在前,是約中之民,但因著不接受耶穌,現在將要在後,因為耶穌就是那道門。很多人不願進入這道門,在外面徘徊,以為認識耶穌,但並沒有進入耶穌的生命中,自己的生命也不屬於耶穌,沒有悔改。因此這提醒我們要努力進神國,因為這恩典的時刻有一天會關上。

四. 不再拒絕耶穌 (v.31-35)

當時法利賽人警告耶穌不要去耶路撒冷,但耶穌就是要去耶路撒冷上十字架成就救贖的使命。「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裡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v.34)耶路撒冷是殺害先知,拒絕神所差遣來的人,耶穌不住地呼喚他們來自己那裏,但他們卻不願意,「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v.35)耶穌說他們不能再見祂,這關係是直等到他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為止,其實耶穌在引用詩篇118篇26節的經文。今天我們聽耶穌引用這經文感覺不大,可能覺得只是他們歡迎耶穌而說的話。但對於當時熟悉詩篇的人便知道這句是十分重要,這是關乎詩篇118篇19至26節「給我敞開義門;我要進去稱謝耶和華! 這是耶和華的門;義人要進去!我要稱謝你,因為你已經應允我,又成了我的拯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這石頭是指耶穌自己,義門已敞開,義人要進入,但必須信要靠這匠人所棄的石頭,耶穌是在暗示自己就是那塊石頭。雖然這道門對他們來說是打開的,但他們並沒有進入,卻以為自己進入了。因此我們要抓緊恩典的時刻,努力進神國,不要再拒絕耶穌。這塊匠人所棄的石頭是我們所倚靠和看重的嗎? 耶穌呼喚我們,我們會否拒絕祂,會否有些部分回應,有些部分不願回應呢?

這章是對當時的以色列人說話,但不代表今天與我們這些已接受耶穌救贖人沒有關係,耶穌同樣在我們生命中尋找與悔改的心相稱的果子,我們是否時時對準神? 還是仍落入在宗教、律法中,或仍在混亂、混沌中? 我們要努力進窄門,進入耶穌裏面,但有時我們的「努力」卻是進入世界。進這窄門需要放下很多東西,但有時我們卻放不下很多過去的傷害、想法、纏累。正如母堂「生命樹心版十誡敬拜特會」中張牧師所分享的,新婦背著很多東西,但需要放下這些東西才能誇過律法、世界、自卑和自我之山,才能在蘋果樹下與良人相遇。我們是否常常不住地向耶穌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還是只是決志那刻才歡迎祂,但當祂要管我們的生命時便不歡迎呢?求主幫助我們抓緊恩典時刻,努力進神國。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