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路加福音14章

赴天國筵席,作耶穌門徒

一. 同赴生命樹筵席 (v.1-14)

「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他們就窺探他。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臌的人。耶穌對律法師和法利賽人說:「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v.2-3) 法利賽人想要試探耶穌,特意安排患有水臌(患水腫)的人來到首領家裡,要看耶穌怎樣回應。耶穌其實知道這個人只是被利用,並非是被邀請的賓客,所以耶穌治好那人就叫他走了。「便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裡,不立時拉牠上來呢?」」(v.5)法利賽人寧願救驢救牛,也不願意在安息日救人,因為他們的憐憫是視乎對象,並且會讓律法規條凌駕在憐憫之上。「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地退到末位上去了。」(v.7-9)一般被邀請的尊貴賓客會在聚會開始前才到達,而較早到達的大多是一般的賓客,當中有些人為引起別人的注意會選擇坐在首位。然而主人來到的時候會邀請更尊貴的賓客坐上首位,先前的賓客會因沒有座位而退到末位上。耶穌指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祂教導人不要抬舉自我,相反要像那些自卑的人坐在末位上,當主人邀請他們坐到首位上就有光彩了。自卑不是指刻意貶低自己,而是願意順服當刻自己的位置,耶穌的生命是降卑的,撒旦的生命則是抬舉自己,是截然不同的生命。當我們自卑,裡面就會有耶穌的生命,相反當我們自高、想得人的認同時,就會落入撒旦的生命,我們都需要很儆醒。「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v.12-14) 耶穌不是指不可以請家人朋友吃飯,而是要藉此糾正我們請人吃飯的動機,世界有很多飯局都是講求利益和回報的飯局,特別在傳統中國的文化裡面,這情況尤為普遍。所以當我們請人吃飯的時候,要清楚知道不是為求利益回報或是要被稱讚,當我們不為賞賜、單單做在神面前時,神必會報答我們。生命樹的筵席就是不爭競坐首位、不自高、不驕傲、不求自己利益、不求回報的筵席,今天我們都要學習存憐憫和溫柔的心赴生命樹的筵席。

二. 在神國吃飯的有福了 (v.15-24)

「耶穌對他說:「有一人擺設大筵席,請了許多客。到了坐席的時候,打發僕人去對所請的人說:『請來吧!樣樣都齊備了。』眾人一口同音地推辭。」(v.16-18a) 經文提到有些人因產業問題推辭;有些人因工作推辭;有些人因家庭推辭,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關切的事情,如果我們對神的渴慕少,就會像這些被邀賓客一樣,可以有千萬個理由推辭不赴筵席。「家主就動怒,對僕人說:『快出去,到城裡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18b) 這裡提及的都是很有需要的人,他們靈裡都很貧窮,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能,需要別人的幫助、需要神國的筵席,他們是帶著渴慕來到筵席當中。「僕人說:『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經辦了,還有空座。』主人對僕人說:『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裡,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筵席。』」(v.22-24) 主人表示凡願意的都可以來赴筵席,相反那些先前被邀的人反而不配嘗主人的筵席。例如:有些人覺得工作、生意很重要,便會不來崇拜,但有些人為守主日會推卻一切工作的安排,神因此會賜福供應他們。其實很多人都很需要福音,我們都要成為邀請他們來嘗筵席的人,使更多人能領受福音。

三. 付代價作主門徒 (v.25-35)

「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他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v.25-27) 要作主門徒的代價首要是調整優先次序,以耶穌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第一位,要超過自己和家人。例如:當我們要回教會,未信主的家人可能會給予壓力和攔阻,但堅定選擇要跟真理、回教會,這就是將耶穌放在首位上,當中會遇到一些關係上的拉扯和衝突,這就是跟隨耶穌要付的代價,雖然這是一條不容易的路,但卻是榮耀的路。天國的筵席是所有人都能參與,門檻是低的,但背起十架跟隨耶穌作門徒,門檻是高的。「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v.34-35) 耶穌指出門徒要像鹽一樣發揮功用,有咸味、能調和、且有防腐的作用,鹽若沒有這些功效便一無是處,會被丟在外面。今天耶穌教導我們不要只滿足進入天國的筵席,要繼續努力付代價跟從耶穌,作耶穌的門徒成為鹽,我們不要滿足作「得救的基督徒」,而是要作「得勝的基督徒」,得救只是最基本的大門,反而在過程中我們要學習付代價、背上自己的十架、對付自己的驕傲,成為得勝的基督徒,單單活出愛與憐憫,邀請更多的人進到生命樹的筵席裡面。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