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傳道書7章

人要回到智慧的源頭

一、 智慧人生的觀察 (v.1-22)

1. 名譽強如膏油 (v.1)
「名譽強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勝過人生的日子。」(v.1) 名譽比膏油更好,膏油的香味只是短暫,好的名譽可以流芳百世,名譽是品格,品格能夠表達我們的為人和處事的智慧。

2. 思想人生的終局 (v.2-4)
「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因為死是眾人的結局,活人也必將這事放在心上。」(v.2) 當我們參加喪禮後就會反省人生的結局,反省生命與神的連結,體會到神救恩的寶貴,參加宴樂,在歡喜過後不但感覺疲累,更不會反省人生,甚至會感到空虛。

3. 聽智慧人的責備 (v.5-7)
「聽智慧人的責備,強如聽愚昧人的歌唱。」(v.5) 聽智慧人的責備,能夠幫助我們人生的轉變,使我們面對問題,會更有智慧做出判斷和選擇。我們的生命如何接受牧養成為生命樹呢?我們需要願意聆聽權柄的勸勉和指導,以致我們有智慧成為牧養別人的人。

4. 學習存心忍耐 (v.8-10)
經文教導我們要學習存心的忍耐,忍耐的人勝過驕傲,當我們急躁的時候不能把事情做好。

5. 智慧保全生命 (v.11-12)
「因為智慧護庇人,好像銀錢護庇人一樣。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這就是知識的益處。」智慧能夠護庇我們的生命,在關鍵時刻使我們做出對的決定。

6. 單純的跟從神 (v.13-15)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v.14) 人的一生總是會經歷亨通和患難,神使這兩樣並列,讓人無法驕傲,讓人知道自己的有限,使人知道未來是福是禍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人不再驕傲,不再狂妄自大,學習單純的跟從神。「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v.15) 我們不是單單看日光之下,在日光之上有真正公義的審判,義人有賞報,惡人有懲罰,所以我們要謙卑在神的面前看人生,不要以為自己可以掌握人生,也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判斷別人的人生。

7. 行敬畏神之路 (v.16-18)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v.16) 經文教導我們不要行義過分,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覺得自己所做的是最正確,不要極端,自己覺得所做的是正義的,但人過分的自義就是惡。「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v.17) 人也不要行惡過分,人有的罪性,是傾向去犯罪,所以要約束自己裡面的惡。有時候人自覺是對的,其實是不正確的。「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v.18) 世上沒有一個是義人,基督徒反而容易陷入行義過份中,覺得自己已信耶穌,說和做甚麼都是對的,覺得沒有惡了,所做的是奉神的名去做的,例如,香港現在的局勢,也有基督徒的參與,有崇高的理想,但做出來的是反效果。所以我們要行敬畏神之路。

8. 智慧帶出能力 (v.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v.19) 智慧的人能夠帶出能力,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9. 世上沒有義人 (v.20-22)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v.20) 作者對人生進行觀察到最後,發現世上是沒有義人。「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v.21) 當人看到別人的不義的時候,也要提醒自己,自己也有不義的,我們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去批評論斷別人,世人對你所話的話,不要放在心上。

二、 智慧難尋,歸回源頭 (v23-29)

「我曾用智慧試驗這一切事;我說,要得智慧,智慧卻離我遠。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v.23-24) 所羅門王是很有智慧的人,但當他觀察人生,發現智慧是無盡的,是無限的,人是很難完全得著完全的智慧,人所擁有的智慧是不完全的、是很有限的,所羅門王雖然已是很有智慧的人,但他都覺得只領受了很小的一部分,他發覺有更深更奧秘的智慧他還沒尋見,萬事之理,離我甚遠,而且最深,誰能測透呢?人無法測透,只有神知道。

1. 蒙神喜悅的人,離災禍
「我得知有等婦人比死還苦:他的心是網羅,手是鎖鍊。凡蒙神喜悅的人必能躲避他;有罪的人卻被他纏住了。」(v.26) 蒙神所喜悅的人,能夠遠離災禍,人能夠遠離罪的網羅,遠離惡人是有智慧的。

2. 放下巧計,讓神恢復正直
「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v.29) 人是按神的形象被造,人裡面因為罪,造成了生命的扭曲和敗壞,人心想出很多的詭計,甚麼才是智慧?做一個蒙神喜悅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夠讓神恢復被造的正直樣式是智慧的人,所以我們要放下心中的巧計和謀算,不再自己靠自己,回到神創造智慧的源頭中。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