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列王紀下13章

神的憐憫總不離開祂的百姓

一、以色列王總是惹耶和華怒氣 (v1-13)

「約哈斯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總不離開。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將他們屢次交在亞蘭王哈薛和他兒子便哈達的手裏。」(v2-3)這裡給我們一個提醒,就是我們有否總是惹耶和華怒氣呢?若我們行在罪裡,我們便惹耶和華怒氣,絕不會有好結果。兩位以色列王總不能離開罪,哪些罪是什麼呢?

1. 總不離開拜金牛犢的罪:拜金牛犢代表自卑、靠自己、不倚靠神、不相信神、違背神律法、定自己的節期、自定祭司、不順服神、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自我。我們要反省自己,是否有惹神發怒的地方,當我們惹耶和華發怒時,神會透過環境顯明問題。因此當困難來到時,我們不要單單定睛困難,反而要檢視自己的生命,求問神是否有什麼功課需要學習、需要提升進步。兩王有從上代存留下來的錯誤思想,他們以為拜金牛犢就是拜祭耶和華。如同今天我們一樣,有很多傳統的習慣,我們根本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是罪,例如在家中放風水竹,無形中倚靠了風水,弄錯了祝福的源頭,陷入了耶羅波安的罪。我們要明白賜福的源頭在神。

2. 在撒馬利亞留下亞舍拉:「然而他們不離開耶羅波安家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仍然去行,並且在撒馬利亞留下亞舍拉。」(v6)

二、神的憐憫

1. 雖然兩王很不堪,但當約哈斯願意謙卑自己呼求神時,雖然他犯的是死罪,但神仍應允他。「約哈斯懇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應允他,因為見以色列人所受亞蘭王的欺壓。耶和華賜給以色列人一位拯救者,使他們脫離亞蘭人的手;於是以色列人仍舊安居在家裏。」(v4-5) 很多時候神為我們挪開困難,困難離開了,我們又重新回到罪裡,我們要學習常常感恩、數算神的大能,當我們數算神的大能時,我們便能謙卑自己,沒有感恩的生命是仍在依靠自己。

2. 約阿施未能完全順服相信:約阿施遇見困難懂得尋求以利沙的幫助,並順服於以利沙的指示。『以利沙說:「這是耶和華的得勝箭,就是戰勝亞蘭人的箭;因為你必在亞弗攻打亞蘭人,直到滅盡他們。」以利沙又說:「取幾枝箭來。」他就取了來。以利沙說:「打地吧!」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v17-18) 然而我們看見當以利沙說這是耶和華的得勝箭時,約阿施只是象徵式的打地三次,我們也要反思自己的生命,很多時我們的禱告像約阿施一樣,也是象徵式,因此神的回應也是象徵式的。我們要學習對仇敵趕盡殺絕,不能手下留情。

3. 神使用以利沙的恩膏:「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見一羣人,就把死人拋在以利沙的墳墓裏,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復活,站起來了。」(v21) 神要以色列王看見以利沙即使死了,骸骨仍能使死人復活,以利沙代表神,只要觸碰神便能使死人復活。當我們與神連結時,我們也能復活。當我們願意謙卑尋求神、尋求先知,神便賜福,為我們挪開困難。

這兒講到神有憐憫,那是否代表因為神有憐憫我們就可以任意而為?「耶和華卻因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仍施恩給以色列人,憐恤他們,眷顧他們,不肯滅盡他們,尚未趕逐他們離開自己面前。」(v23) 這兒的憐憫,是神最低程度的恩典,在我們的生命中也會否認為,接受最低程度的恩典便足夠?我們要小心不要容許自己走到最差。列王紀下總共25章,但到了17章北國已完全被亞述國所滅,神最後的憐恤最終也完全離開北國。當我們惹神發怒時,神不會一直容忍下去,祂會給很多機會讓我們回轉,尚未審判我們,但總有一刻神會讓我們承受後果。神賜以利亞和以利沙給以色列國,然而隨著以利沙離世,神的恩典大部份已告一段落,神的恩典是有盡頭的,我們不要漠視神的恩典。

關於自我這一點,我們要儆醒,不要自我到一個地步,扭曲神的形象和心意 (神的公義度、聖潔度、忌邪度),自認為神的看法和我們一樣,覺得某些罪沒有問題。我們有沒有硬著頸項,不肯離開罪的作為?求主幫助我們。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