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士師記10章

離棄偶像,轉向不離棄我們的神

上一章說人離棄神,找誰作王都是禍,人常以不同的東西或人作我們的王,作我們的倚靠和安全感,就是不要神,當人離棄神,結局一定是不好,因此上一章神按各人所行的報應他們。人雖然離棄神,但神不離棄人,仍一次次地興起士師拯救以色列人,但他們經歷了神的拯救,又再行惡,離棄神,甚至人只面對困難才呼求神,並不會為自己的生命軟弱、敗壞呼求神的拯救,但神今章仍主動興起2位小士師(記載篇幅較小)拯救以色列人。但2位士師死後,以色列人又再行惡,又再離棄神,並且更離譜,所拜的偶像比之前更多。今章當神將他們交在仇敵的手中,他們在困苦中呼求時,神沒有像之前一樣立刻地興起士師拯救他們。為甚麼呢? 是否神不再救他們,像13節所講「我不再救你們了」? 並不是,今章我們要明白神的心,即使我們一再離棄神,但神永不離棄我們,不會不拯救我們,我們要離棄偶像,要轉向不離棄我們的神。

一. 人離棄神,神仍為人興起士師 (v.1-4)

上一章人離棄神,不要神作王,但仍為人興起士師。亞比米勒後,神興起士師陀拉,只有短短的兩節記載他,他是以薩迦支派,住在以法蓮山地的沙密,沙密的意思是荊棘,而陀拉名字意思是蟲,用蟲來形容一個代表這人很卑微,沒有甚麼個人之處,相信他這樣被命名也很自卑,像是被定義了沒有用一樣。並且是在荊棘裏的蟲,荊棘同樣是沒有價值,沒有作用的,因此陀拉的出身背景應該是很低,是十分卑微的人,但神使用他,興起他成為士師。可能我們都覺得自己很卑微,或覺得自己沒甚麼用處,甚至像陀拉被人命名為蟲,即被人定義為自己是沒有用,如蟲一樣,我們都能被神大大使用,是出於神的揀選,是因著神對人不放棄的救贖計劃,因此我們不要自卑覺得不能被神用,只要我們願意被興起,便能大大被神使用。陀拉做了23年士師,這裏只簡短一句記載他拯救以色列人,但沒有具體說明怎樣拯救或打勝甚麼仗,可能只是指他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當時亞米比勒留下的殘局,沒有其他作為。我們也要反思,會否因著自卑,沒有勇敢起來回應神,沒有勇氣去爭戰?

陀拉後有士師睚珥興起,他是基列人,基列是指約旦河東的以色列,他作士師22年,是一個很長的時間,但這裏只以3節記載他,並沒有記載他拯救以色列人或打贏甚麼戰役,只記載他「他有三十個兒子,騎著三十匹驢駒。他們有三十座城邑,叫作哈倭特‧睚珥,直到如今,都是在基列地。」(v.4) 神這樣記載他是一個讚美嗎? 他是一個甚麼人? 可見是一個富裕、有勢力的人,但為甚麼有30個兒子(還沒有計女兒),他應該有很多妻妾,可見他其實也被迦南文化同化了。一位神興起的士師,是應該被神記載拯救以色列人,這裏卻沒有記載,只記載他擁有甚麼。他應該在士師的位份上發揮他有錢、有勢力的影響力,來帶領以色列人轉向神,真實地敬拜神,但他自己也被迦南人同化,那怎能拯救以色列人呢?神揀選我們,我們要有對生命,才能配合神的拯救計劃,帶領人真實地歸向神。

無論甚麼樣的人,神都能使用,但我們能否配合神的拯救計劃呢? 神記載我們甚麼呢? 從這兩位小士師身上我們要學習不要自卑,要勇敢;我們作領袖要對付自己的生命,不要被世界同化,我們這樣才能帶人歸向神,拯救人的生命。我們看見無論是士師或以色列人都有他的軟弱,但神仍為人興起拯救,因神對人不離棄的愛。睚珥死後,以色列人又再行惡離棄神,這次比之前的甚。

二. 要在窘迫中回轉 (v.6-9)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和亞斯她錄,並亞蘭的神、西頓的神、摩押的神、亞捫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離棄耶和華,不事奉他。」(v.6)從基甸到睚珥期變間,經歷了約88年太平的日子,但人在安穩中又再行惡離棄神,他們不單事奉迦南的神巴力和亞斯她錄,並亞蘭的神、西頓的神、摩押的神、亞捫人的神、非利士人的神,亞蘭和西頓是以色列北方國家的神,摩押是東南方的神,亞捫是東方的神,非利士是西方的神,他們事明奉周邊國家的神,代表全然地離棄神。我們要謹慎,不要經歷了神的幫助,脫離困難,順境時就不要神,又重新以其他東西成為我們的倚靠和滿足。原來即使人過經歷了神一次又一次的拯救,當沒有真實地悔改,對付自己的生命,與神建立真實的關係時,生命很容易又再重回過去的光境中,並且會比之前的光境更差。「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非利士人和亞捫人的手中。」(v.7)西方和東方的外敵都來攻擊他們,即左右夾攻,是因著神將他們交在非利士人和亞捫人的手中,「從那年起,他們擾害欺壓約旦河那邊、住亞摩利人之基列地的以色列人,共有十八年。亞捫人又渡過約旦河去攻打猶大和便雅憫,並以法蓮族。以色列人就甚覺窘迫。」(v.8-9)擾害是摧毀、粉碎的意思,仇敵不但摧毀約旦河東的以色列人,更越過約旦河去攻打河西的以色列人,讓他們甚覺窘迫,即落入困境,在困境中很愁煩。18年是很長的日子,「交」的意思是賣,是否神賣了他們,不要他們,離棄他們呢? 不是,神是買贖他們的神,是人將自己賣給偶像,是人離棄神。神要透過仇敵的手管教他們,因為神太了解以色列人,知道他們去到絕境才懂回轉呼求神。即人離棄神,但神仍不放棄管教,管教是神對人不放棄的愛。因此面對困境時,我們不要只懂埋怨,覺得神不再愛我們,其實是相反,神透過困境,要我們反思為甚麼會這樣呢? 反思自己哪一方面離棄神,好讓我們在窘迫中能回轉向祂。

三. 認罪悔改,相信神不放棄拯救 (v.10-16)

「以色列人哀求耶和華說:「我們得罪了你;因為離棄了我們 神,去事奉諸巴力。」」(v.10)18年是一個很長的日子,人離棄神這麼多年,要到盡頭,受不了,生命快要被摧毀才懂得哀求神,這可能也是我們的光境,還沒到最差,仍要靠自己,仍不回轉。以色列人在窘迫中看見是因著離神,事奉偶像,以致遭遇外敵攻擊。我們都要去反思,為自己的問題認罪。過去以色列人在困苦中一呼求神,神便興起士師拯救,但神這次神沒有立刻興起士師拯救,「耶和華對以色列人說:「我豈沒有救過你們脫離埃及人、亞摩利人、亞捫人,和非利士人嗎?西頓人、亞瑪力人、馬雲人也都欺壓你們;你們哀求我,我也拯救你們脫離他們的手。」(v.11-12)以色列人哀求神,神一次次地拯救們脫離仇敵,但每次經歷拯救後,又再離棄神,「你們竟離棄我,事奉別神!所以我不再救你們了。你們去哀求所選擇的神;你們遭遇急難的時候,讓他救你們吧!」」(v.13-14) 神是否真的不再救他們呢? 如果神不再拯救,可以直接不向他們說話,讓他們直接被仇敵摧毀,神要讓他們明白他們所拜的偶像都是虛假,都不能救他們,神才是唯一的拯救。因此神並非不再救以色列人,而是神很焦急,祂就像一位父親,兒女第一次犯罪可能會立即鼓勵你、幫助你,但當一再犯罪真的會傷心、心痛、生氣,因此會責備,是因著愛。所以神拯救了我們,如果我們一再陷在軟弱中,一再離棄神,一再以其他東西成為我們的安全感,倚靠,神是會難過、會生氣的。但是否這樣,神就不再拯救我們,不再理我們呢? 不是,我們要像以色列人一樣,繼續認罪,繼續呼求,我們要明白神的心,要相信神是不放棄我們的,「以色列人對耶和華說:「我們犯罪了,任憑你隨意待我們吧!只求你今日拯救我們。」」(v.15)並且我們不要單單認罪,要有悔改的行動,「以色列人就除掉他們中間的外邦神,事奉耶和華。耶和華因以色列人受的苦難,就心中擔憂。」(v.16)神並不非真不救以色列人,而是為他們的苦難,就心中擔憂(焦急),像父親一樣責備我們,是因著擔憂我們。當人回轉向神,神的心就柔軟,從生氣變擔憂。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當我們認罪悔改時,神永遠都會拯救我們,無論我們有多糟,都不要放棄轉向神,要相信神的愛。不要因著自己的罪已很多年了,或自己犯的錯很大,或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便覺得神一定不會原諒,不會再拯救我們,幫助我們,我們要明白天父的心,無論我們如何,神永不放棄我們,當人願意悔改,神一下子便心軟。但我們要有真實的悔改,要除掉一切的假神,偶像,要單單事奉神,生命的每一方面都要讓神掌管,以神為王,以神為安全感。

四. 人在悔改中重新得力 (v.17-18)

「當時亞捫人聚集,安營在基列。以色列人也聚集,安營在米斯巴。基列的民和眾首領彼此商議說:「誰能先去攻打亞捫人,誰必作基列一切居民的領袖。」」(v.17-18)雖然人悔改,神擔憂,但神沒立刻興起士師拯救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願意回轉,便有爭戰的力量。我們看見當人認罪悔改,願意脫離一切的偶像,重新轉向事奉神時,便會得著力量,讓人能有力量起來爭戰,對抗仇敵。從第18節看似乎沒有人起來作帶領去爭戰,可見領袖很重要,像底波拉,基甸,帶領人去得勝,去經歷神,我們要成為被神。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預備好自己,我們要成為那領袖,起來去爭戰,起來帶領人,起來得勝。無論我們過去如何,只要相信神不放棄的愛和拯救,永遠都能在神裏面重新得力與出發。當以色列人願意回轉,神並非不再救他們,下一章神便興起士師耶弗他拯救他們。

雖然我們常離棄神,但神永不離棄我們,我們要在軟弱、困苦中不要失去盼望,要轉向永不放棄我們的神,要離棄一切的偶像、虛假的倚靠,單單事奉神。因此窘迫中只要我們回轉,是仍然有盼望的,當我們轉向神便能重新得力,重新出發,起來爭戰,神便會預備拯救。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