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歷代志上11章

歸回住在耶路撒冷,不再離棄神的殿

今章是歷代志上記載家譜的最後一章,從第一章記載亞當開始到今章歸回的人,看見這家譜從第一個人類亞當開始,到集中記載以色列百姓,再集中記載猶大和利未支派,到今章集中記載歸回住在耶路撒冷的一群人。人類的歷史記載到這裏讓我們看見人是從那神而出,但很多人背棄了神,以致有洪水的時代(從亞當到挪亞),到神揀選了以色列選民,他們也一再遠離神,甚至有國了,最後也亡國。現在他們被擄歸回住在耶路撒冷,最重要的就是重建與神之間的關係,不再離棄神的殿。為甚麼要說「不再離棄神的殿」,因為這章所記載住在耶路撒冷的家譜可以對比尼希米記11章,當中記載歸回的以色列人中,有一部分的人要住在耶路撒冷,也特別講到他們決定不再離棄神的殿,所有的族長都要住在耶路撒冷,而歸回的百姓每十個中要掣籤掣出一個住在耶路撒冷。因此有一群以色列人不單歸回,而且還要住在耶路撒冷,為要重建聖殿,而非為重建自己的家居,因為耶路撒冷是神的殿所在之地。

一. 離開巴比倫,回到自己地業 (v.1-2)

「以色列人都按家譜計算,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猶大人因犯罪就被擄到巴比倫。先從巴比倫回來,住在自己地業城邑中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的首領。」(v.1-2)這裏先交待當時的背景就是一群離開巴比倫的人回到以色列地。為甚麼被擄到巴比倫? 因為犯罪。他們被擄不是因著侵掠他們的列國太強盛,也不是因著軍事策略的失敗,也不是因著其也原因。一個國家的亡國可以歸咎很多原因,但從聖經的角度即神的角度看他們亡國的原因就是因著犯罪,犯罪就是背叛了神。這提醒歸回的百姓為甚麼他們一出生便在巴比倫,而非在以色列?是因為他們的先祖犯罪,因此便被擄到巴比倫。現在他們能夠從巴比倫回來是因著神再次給予這民族機會,他們能再次歸回住在先祖住的土地上,這是一個恩典。其實當時的人對以色列地是十分陌生的,因為他們是生在巴比倫的人,他們在巴比倫已過著十分穩定的生活,現在要回到一個十分陌生的故土,這是很不容易的。這群被擄歸回的人都是自願歸回的,因為當時波斯王下令說他們想回去的便可以回去,因此不是強迫的,願意歸回的人是要放棄本來安居樂業的一切,他們是帶著很大的信心,他們相信神的應許,因此願意接續先祖的異象來事奉神。對於被擄歸回的人,雖是他們的祖先犯罪,不關他們的事,好像是無辜受累,但他們可以做一個決定,就是重新回到神面前。正如我們上追根課,縱然我們祖先不認識神,但我們是可以翻轉的,就是站在破口上禱告,重新與神建立關係,選擇跟隨神。因此被擄歸回的人是很有勇氣、信心和異象,他們要歸回故土,重新事奉神。

二. 住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 (v.3-9)

有一群人歸回自己的地業上,但在這群人中也有一群人特特地住在耶路撒冷,「住在耶路撒冷的有猶大人、便雅憫人、以法蓮人、瑪拿西人。」(v.3)猶大人和便雅憫人代表南國,當中原來也有以法蓮人和瑪拿西人可被尋回,可能當初他們已住在南國,但他們是代表北國,即南北兩國的後代重新合一、歸回故土,代表整個以色列的歸回。這章特別記載猶大人和便雅憫人中有多少人住在耶路撒冷,猶大兒子法勒斯的子孫中住在耶路撒冷的共有六百九十名,而便雅憫人的子孫中住在耶路撒冷的共有九百五十六名,幾乎所有族長都是住在耶路撒冷,因為他們回來是帶著一個重建聖殿的目標。

三. 祭司重回神的殿,做神的工 (v.10-13)

祭司歸回是要做神的工。第2節記載歸回的有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尼提寧的首領,這群人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他們不歸回,即使聖殿建成,也沒有辦法運作。祭司歸回的一族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人,比猶大人和便雅憫人更多。祭司是代代相傳,但其實當他們被擄到巴比倫時,這事奉已停止,但今天他們願意重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接續家族的服事。祭司都是亞倫的後裔,他們共一千七百六十人願意回來,這裏特別記載撒督的子孫,他們願意放棄在巴比倫的一切,回來承接這聖職,因此他們是帶著一顆向著神的心回來。「他們和眾弟兄都是族長,共有一千七百六十人,是善於做 神殿使用之工的。」(v.13)他們出生已在巴比倫,從未在聖殿事奉過,為何會善於做神殿使用之工呢? 相信是他們的上代教他們的,即使被擄到巴比倫,沒有聖殿,但他們相信有一天必定會歸回,因此每一代都教下一代聖殿的服事,因此他們是預備好的,他們的心是一直存著盼望,相信神透過先知說七十年後歸回的預言,因此他們一直預備好自己,果然七十年後他們真的可以歸回,他們一直相信日子滿了會歸回這應許,他們十分有信心。我們有這信心嗎? 例如我們相信耶穌會再回來這應許嗎? 有沒有為這事預備好,也預備下一代去迎接這日子? 如果真的相信便會預備好自己和下一代的生命可以向神交賬。今天我們如何過自己的生活? 縱然末來的事仍未發生,但是否因著相信神所說的便預備好自己?

四. 利未人以堅定忠誠服事神 (v.14-34)

14-16節記載回來住在耶路撒冷的利未人子孫的家譜,這裏記載七個家族,包括米拉利、示瑪雅、拔巴甲、黑勒施、迦拉、亞薩的子孫瑪探雅、耶杜頓的子孫俄巴底和以利加拿的孫比利家。這些都是歸回的利未家族,他們有不同的職份。守門的有沙龍、亞谷、達們、亞希幔和他們的弟兄,這裏記載他們先祖所做的,這是世襲傳承,由非尼哈年代守會幕的門到大衛時代守聖殿的門,代表這守門是代代相傳,到現在巴比倫的年代,他們的子孫仍記得自己是守門的,因此他們歸回去守聖殿的門,這是很美的事。「被選守門的人共有二百一十二名。他們在自己的村莊,按著家譜計算,是大衛和先見撒母耳所派當這緊要職任的。」(v.22) 「緊要職任」在這段出現了很多次,是堅定忠誠的意思,利未人是以堅定忠誠的態度供職,上一代做甚麼,他們便做甚麼,一代代承接下去。「他們住在神殿的四圍,是因委託他們守殿,要每日早晨開門。」(v.23)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日早晨開門讓人進去聖殿敬拜神,然後晚上關門,他們生活的核心就是聖殿,也因此而住在聖殿四圍,是全然地擺上,是以堅定忠誠來服事。正如因為香港較大,母堂的同工也是住在教會的附近,過去教會在北角,同工便住在北角,教會搬去荃灣,同工便搬去荃灣,為了能更早和更快地回到教會,因此母堂的同工是包圍著教會而住,這是他們向著神的心。利未人的職任分得很清晰和仔細,因為聖殿中太多事奉需要不同人來負責,都是代代相傳的,「利未人中有管理使用器皿的,按著數目拿出拿入;」(v.28) 聖殿中需要使用很多器具,利未人中有人負責管理,他們負責拿出來用,用完也要負責收回,是有頭有尾,因此我們的服事也要有頭有尾。「又有人管理器具和聖所的器皿,並細麵、酒、油、乳香、香料。」(v.29)器皿裏的東西也有人來負責,因此利未人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利未人,聖殿裏的工作便會很混亂,百姓便不能好好地敬拜神。「祭司中有人用香料做膏油。」(v.30)利未人的分工很細,有人管香料,但用香料做膏油是祭司做的。「利未人瑪他提雅是可拉族沙龍的長子,他緊要的職任是管理盤中烤的物。」(v.31)瑪他提雅專門負管理盤中烤的物,這是給神的馨香之祭。這特別提利未人瑪他提雅是可拉族沙龍的長子,可拉族被記載的比重很多,因此他們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包括19節記載可拉的曾孫是負責管會幕。可拉族過去背負著叛逆神的名,但他的後代在聖殿中是承擔很重要的職份,這提醍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即使過去先祖犯罪,但今天回來住在耶路撒冷可以一同服事神,重新與神連結,如同可拉族一樣,這突顯神是很有恩慈的神,神永遠給人恩典和機會。「他們族弟兄哥轄子孫中,有管理陳設餅的,每安息日預備擺列。歌唱的有利未人的族長,住在屬殿的房屋,晝夜供職,不做別樣的工。」(v.32-33)另外有人負責管理陳設餅,有人負責歌唱,「不做別樣的工」不要以為是很輕鬆的工作,他們是要晝夜供職歌唱,並且要住在殿裏面,為要方便晝夜供職。建造聖殿有祭司和利未人,利未人有不同的職份,但最核心的是要敬拜神,人來到聖殿最重要的就是為要敬拜神,族譜從亞當記載到這裏就是要說出人被造的意義就是為要敬拜神,我們來到神的殿有這顆心嗎?當我們不再敬拜神時便會被仇敵擄去。「以上都是利未人著名的族長,住在耶路撒冷。」(v.34)第3和34節都記載「住在耶路撒冷」,這句就像開引號和刪引號,括住這群人就是要住在耶路撒冷,他們要重建神的殿,做神的工,他們要恢復對神的敬拜。

五. 再記掃羅家譜 (v.35-44)

這裏再記載掃羅的家譜為要打開後來的順序,從掃羅家譜開始記載下去便是掃羅王朝、大衛王朝,再記載到亡國。從這段開始是記載以色列中發生了甚麼事,他們為甚麼會被擄,是從第一位王開始記載到亡國。重温歷史才知道問題出在哪,大衛建造聖殿是要讓後代子孫一同來敬拜神,但後代子孫卻忘記神,以致被擄,神提醒他們現在歸回了,不要再離開神,歷代志上下便是要提醒以色列人這一點。

我們每一天都有很多遠大的目標和理想,覺得有很多東西未完成,覺得要去做好,但敬拜神才是我們活著的核心,如果沒有這核心,無論做甚麼或完成了甚麼,最後也是一場空。以色列有王朝,擁有很多,但最後離棄神也是一場空。這些事提醒我們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是敬拜神,但很多時候我們迷失在世界,覺得生而為人要名成利就、生而養女、安家立業、榮華富貴、安享晚年和為自己的晚年作預備等,我們也會有這些世界的觀念。但我們要從亞當開始看,我們是從神而來的人,我們活著的核心是敬拜神。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