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歷代志上7章

先神後人才能守住大地

今章所提及的支派除了便雅憫支派中有一些後裔歸回外,其他支派的後裔隨著北國被擄都已不在。信被擄歸回的人透過這章經文,看見過去所有支派都在這地安居樂業,但因著得罪神,大家都國破家亡,看見過去擁有這些地業的兄弟們都已不在,他們的後人也沒有再回來,這是讓他們感覺很悲痛的事。神記載家譜讓他們知道神沒有忘記雅各的後人,並且讓他們知道靠人的強盛是不能守住大地(應許之地)。今天對於我們來說大地就是我們的事業和所擁有的一切,如果我們不是先神後人,我們是守不住大地。無論在人的層面看有多厲害,但如果我們沒有將神放在前面,甚麼都不會擁有。

一. 以薩迦支派 (v.1-5)

「以薩迦的兒子是陀拉、普瓦、雅述(在創世記四十六章十三節是約伯)、伸崙,共四人。」(v.1)這是配合創世記所說的,雅各帶著他的兒孫下埃及時,記載以薩迦有這四個兒子。以薩迦的後裔中單是陀拉的族長有二萬二千六百人,而按著宗族出戰的軍隊共有三萬六千人,能出戰的軍隊有三萬六千人,而他們的族弟兄在以薩迦各族中都是大能的勇士,按著家譜計算共有八萬七千人。很多人將這三個數字加起說這就是整個以薩迦的軍力,繼猶大支派後他們的軍力是排第二,十分強盛。雖然強盛,但現在都已不在,他們強盛卻不能勝過敵人。亞述能攻打他們不是因著人數比他們多,而是因著耶和華已離開了他們,以致他們敗給亞述,因為定意將他們交在亞述王手中去管教他們。因此縱然被記載有很多大能勇士和出戰的軍隊又如何呢? 他們都不能守住產業,仍然是被擄。「因為他們的妻和子眾多。」(v.4b)雖然妻和子都眾多,但他們是靠自己的方法而非靠神的方法強盛,因此即使人丁看似很興旺,但最後都是一場空。我們會否也常常抓住不同的東西,靠自己的力量讓自己強盛呢? 如果我們沒有將神放在前頭,這些強盛都不能保護我們,終必會被仇敵擄掠。

二. 便雅憫支派 (v.6-12)

根據創世記便雅憫在下埃及時已有十個兒子,在今章只記載三個兒子,便雅憫的家譜其實分別散落在7、8、9章。今章記載便雅憫的三個兒子的後代都十分強盛,比拉的子孫有二萬二千零三十四人,比結的子孫有二萬零二百人,耶疊的子孫有一萬七千二百人,全部`都是大能的勇士,便雅憫生出來的都是大能的勇士。延續至第8章,便雅憫其中一個很影響的後代就是掃羅。雖然他們都是大能的勇士,但結果都是被滅,因為沒有先神後人再大地。便雅憫在南國,他們比北國遲一百多年被滅。雖然南國對比北國較跟從神,因為北國是完全離棄神,但他們的問題是不專心跟從神,這也是對我們的提醒,我們好像比不信主或離棄主的人好,起碼有去教會,但如果我們不是專心跟從神,搖擺不定,有時跟從神,有時卻跟從世界,也不能守住大地,像南國最後也被巴比倫擄掠。「還有以珥的兒子書品、戶品,並亞黑的兒子戶伸。」(v.12)很多人說這節就是在說但支派,因為在創世記中記載但的兒子就是戶伸,根據傳統的說法這裏是用很短的一節去交待但支派。

三. 拿弗他利支派 (v.13)

「拿弗他利的兒子是雅薛、沽尼、耶色、沙龍。這都是辟拉的子孫。」(v.13)這裏只用一節記載拿弗他利支派,因此引申說如果12節是說但的兒子戶伸,那13節說拿弗他利的兒子,最後用「這都是辟拉的子孫」作結束是很合邏輯的,因為拿弗他利和但就是雅各和他的妾辟拉的子孫。這裏說很少有關他們的事,代表沒有甚麼可以被記載。這引申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因為他們是辟拉的子孫,因為辟拉與流便行淫,因此後代被記載的都少;也有人說因為他們在神面前行得很不好,因此被記載得少。聖經並沒有明說,這些都是一些人的說法,但我們都想在神面前被記載多一點,因此我們要做一些被神記念的事。

四. 瑪拿西支派 (v.14-19)

其他支派都被記載有勇士,但瑪拿西支派沒有記載他們有勇士。瑪拿西支派不會沒有勇士,因為瑪拿西和以法蓮是約瑟的兩個支派,約瑟領受了長子雙倍產業的名份,所以他們是很強盛的。「瑪拿西的兒子亞斯列是他妾亞蘭人所生的,又生了基列之父瑪吉。」(v.14)瑪吉和基列這兩個名字常在以色列的歷史上出現,他們都是很強盛的人,甚至有一個城叫作基列城,因此他們不是軟弱之輩,但這裏沒有稱他們為大能的勇士或是出去爭戰的人,可能是因著開始時他們的勇力是留給自己用,是為自己而爭戰,因此這些「勇」都沒有被神記念,在歷史上沒有說他們支派出大能的勇士。這裏沒有記載勇士,反特別記載西羅非哈的幾個女兒,這更突出她們所做的事,她們是為產業據理力爭的人,這提醒以色列人對耶和華的產業有沒有這份火熱,有沒有無論如何都要得著、不放手。西羅非哈的女兒甚至為了持守產業願意守族長的吩咐只嫁同支派的弟兄,她們連婚姻都甘願受管束就是為要得產業。但以色列人卻沒有珍惜產業,沒有甘心為產業受約束來專一跟從神,這是一個很大的反差。因此這提醒歸回的以色列人現在回到神賜的產業上,要對神賜的應許之地認真,不要再丟失,要先神後人才能守住大地。

五. 以法蓮支派 (v.20-29)

這裏記載以法蓮十代直到約書亞。「以法蓮又生以謝、以列;這二人因為下去奪取迦特人的牲畜,被本地的迦特人殺了。他們的父親以法蓮為他們悲哀了多日,他的弟兄都來安慰他。以法蓮與妻同房,他妻就懷孕生了一子,以法蓮因為家裡遭禍,就給這兒子起名叫比利亞。他的女兒名叫舍伊拉,就是建築上伯‧和崙、下伯‧和崙與烏羨‧舍伊拉的。」(v.21b-24))這特別記載比利亞的一個女兒叫舍伊拉,她建築上伯‧和崙、下伯‧和崙,這地方在所羅門時代也有再次修築。一個女子修三個城,這與以法蓮搶人生畜的兩個兒子成很大的對比,舍伊拉是自己起來建造。這勉勵以色列人,一個女子都可以建造三座城,今天他們歸回面對著頹垣敗瓦,他們也可以建造。比利拉的後代再出來的就是約書亞,提醒大家是過去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今天他們再一次歸回也是跟著一位「約書亞」,他們是跟著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而約書亞這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神再一次顯明祂的拯救,當年透過以法蓮的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今天透過大祭司約書亞帶領他們歸回,與神連結和敬拜神,因為要先神後人再守住大地。28至29節記載以蓮人住在哪,在這些村莊曾發生過不同的事件,這勾起以色列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歷史回憶,這讓他們生命得著提醒和警惕。

六. 亞設支派 (v.30-40)

這裏記載很多亞設子孫的名字,但並沒有特別記載他們發生了甚麼事,只記載他們都是族長、精壯大能的勇士,也是首領中的頭目。即亞設支派中擁有很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不單有勇力,也很有領導力,是能帶領和管理人,是十分優秀的,他們的子孫能出戰的共有二萬六千人。他們支派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有勇有謀,但今天亞設支派已不在。因此即使優秀、有能力,若不跟隨神,最後也會被擄。

這章的家譜對我們最重要的提醒就是有沒有跟從神。這些支派到今天都不知到在哪裏,但他們曾經強盛,建立封功偉業,顯赫一時,擁有很多城、地和軍隊,十分強盛,可能他們也覺得能如此已十分不錯,覺得自己很安全,活得很好。但原來不跟從神,就不能守住大地,人以為擁有的一切都會失去。今天伯善、示劍、米吉多、多珥、他納這些村莊仍然在這土地上,但這些土地曾經的主人已不在。不是我們眼前、手中看得見的才能抓得住,唯有與神的關係才能抓得住,如果我們沒有抓緊與神的關係,其他東西並不能保障我們的生命,即使擁有很多地、名利、能力,甚至作了首領或族長,如果沒有神,當仇敵一來,這些全部都會被奪走。因此我們不要遠離神,先神後人才能守住大地。我們要透過這幾個支派來思想自己,有沒有靠著自己想要多樓、多子、多涵頭、多錢……才感到有安全感?會否看似跟隨神,卻沒有專心一意?有沒有做被神記念的事?我們在倚靠甚麼?縱然這些支派當時擁有很多產業,但今天他們的子孫都不能回來住在這些產業上,我們傳遞給子孫最好的產業不是別的東西,而是我們的神和我們跟隨神的生命。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