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民數記7章

向神奉獻皆被數點

今章所記載的事在時間點上不是在1至6章之後,而是之前發生的事。數點百姓是發生在出埃及後第二年初一日,但第7章所記載的事是接續出埃及記就是會幕在正月初一日立起之後發生的,因此這章是1個月前發生的事。而不按順序記載是有其原因的,因為民數記是說神怎樣組織他們成為軍隊,能有規模地進入應許之地,並且也記載了利未人在會幕的服事,現在才回頭說當時會幕被立後的獻壇禮。獻壇禮的背景有被記載在出埃及記29章和利未記8章,當立起會幕後立刻要做的事是用七天使祭司成聖,也用七天使祭壇成聖,是同時間進行,因此獻壇之禮是這期間發生的事,同時間進行了十二天領袖代表百姓來奉上獻壇的供物。整卷聖經最長的篇章節是詩篇119篇,第二長就是民數記7章。今章每個支派所獻的都重覆,但為甚麼神不用「同上」來記載呢? 因為民數記的主旨是數點,因此這裏是數點奉獻,所以記載得如此詳盡,就是每樣東西都要被數點,包括人對神的奉獻。

一. 為會幕奉獻 (v.1-9)

「摩西立完了帳幕,就把帳幕用膏抹了,使它成聖,又把其中的器具和壇,並壇上的器具,都抹了,使它成聖。」(v.1)摩西立完了帳幕是一個月前的事,立完帳幕後將所有東西分別為聖歸神使用,因此便將帳幕膏抹了使它成聖,又將所有的器具膏抹使它成聖。「當天,以色列的眾首領,就是各族的族長,都來奉獻。他們是各支派的首領,管理那些被數的人。他們把自己的供物送到耶和華面前,就是六輛篷子車和十二隻公牛。每兩個首領奉獻一輛車,每首領奉獻一隻牛。他們把這些都奉到帳幕前。」(v.2-3)以色列眾首領就是各族的族長,是管理各支派被數的人,他們擺上的供物是主要供會幕中的利未人使用。當他們這樣做時,神十分喜悅,叫摩西收下這些,作會幕的使用,「你要收下這些,好作會幕的使用,都要照利未人所辦的事交給他們。」(v.4)對於利未人以外的十二支派而言,會幕的服事好像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只負責出去打仗,雖然會幕的服事好像只需利未人做,但利未人也需要各支派的支持,因此是同心、合一才能使會幕的服事暢順運行。所以利未人很需要各支派將他們所需的供給他們。整個會幕的建立不是靠利未人,是靠所有百姓來奉獻他們有的,奉獻一切會幕所需的材料,這樣會幕才能被建立起來。而會幕建立了起來,在營運上只靠利未人也是不足夠的,是需要靠百姓的支持。因此,如果只靠同工在教會裏服事也是不夠的,我們的人手、時間、精力都有限,所以很開心很多弟兄姊妹都投入服事,雖然他們不是坐在辦公室的那群,但他們都一起來參與整個教會的運作。摩西收下了他們的供物交給利未人,但並不是平均分,所謂的公平不是平分,而是按你的需要給你,這才叫公平。因此我們對於公平的概念要看高一點,有些人認為你有多少,我便要有多少,便叫作公平,其實並不是。摩西按利未三族所需要的分給他們,「把兩輛車,四隻牛,照革順子孫所辦的事交給他們,又把四輛車,八隻牛,照米拉利子孫所辦的事交給他們;他們都在祭司亞倫的兒子以他瑪手下。但車與牛都沒有交給哥轄子孫;因為他們辦的是聖所的事,在肩頭上抬聖物。」(v.7-9)米拉利子孫得的車和牛較革順子孫多,因為他們抬的東西較重,而哥轄子孫甚麼都沒有並不是因著不公平,而是因著他們不需要這些,因為他們是用自己的膊頭、用抬的來服事神,因此他們所得的是合理的。從這可看見百姓怎樣同心來支持利未人的服事,而這些支持等於一同在會幕中服事,他們所奉獻的不是給利未人,而是給會幕,是等於奉獻給神。

二. 祭壇的奉獻 (v.10-88)

會幕裏有很多器具,包括有約櫃、金燈臺、陳設餅枱、洗濯盆、祭壇等,重要的物件共有七件,但唯獨祭壇要有獻壇禮。會幕裏的一切器具只有利未人接觸較多,甚至聖所裏的器具只有大祭司接觸較多,因此對於以色列百姓來說,在會幕一切的器具中,祭壇是與他們最有關係的,因為百姓不會去陳設餅枱前放餅,也不會去香壇前獻香,但祭壇與他們有切身的關係,因為他們要在祭壇上獻祭。因此唯獨祭壇要有獻壇禮是要百姓對此有深刻的印象,讓他們知道祭壇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祭壇是他們獻祭的地方,獻祭是為要與神恢復關係。神要我們看重與祂的關係,因此祭壇不單只要摩西膏抹幾天使它成聖,還要有獻壇禮,這些儀式讓人看見神很看重祭壇的服事,很看重祭壇上有沒有祭物在被獻上。神很看重人有沒有獻祭,有沒有與神恢復關係。例如神看重人犯了罪有沒有獻贖罪祭與祂恢復關係,人蒙恩了有沒有渴求向祂獻上感恩的祭。神渴求我們明白祂的心,很想我們去看重、珍惜和保護這份關係。正如作父母的,都很想當孩子傷了你心時,會向你說對不起;你為孩子所做的,你很想他能看見並能夠懂得感恩,向你說謝謝,神對們都一樣。祭壇的奉獻就是要人看重祭壇,看重與神之間的關係,這是會幕連於整個以色列百姓最重心的一個器具。「用膏抹壇的日子,首領都來行奉獻壇的禮,眾首領就在壇前獻供物。」(v.10) 「禮」的原文也是奉獻、分別為聖的意思。「耶和華對摩西說:「眾首領為行奉獻壇的禮,要每天一個首領來獻供物。」」(v.11)每一天一個首領代表他的支派來到神面前為祭壇獻上供物,十二支派獻祭的次序和他們安營的次序是一樣的,並且每一個支派所獻的供物都是一樣,並清晰地被記載經文上,每一個支派擺上的都是被按名數點,沒有遺漏。每一個支派的首領是代表他支派裏的所有人,十二個支派的首領是代表所有的以色列人,代表以色列全民來到耶和華面前擺上的奉獻都是被數點,原來神是數點我們擺上的每一個奉獻。「用膏抹壇的日子,以色列的眾首領為行獻壇之禮所獻的是:銀盤子十二個,銀碗十二個,金盂十二個;」(v.84)這是一個總結,今章重覆了三次「用膏抹壇的日子……為行獻壇之禮所獻的」,可見神很看重祭壇,是為獻各樣的祭而用的,如果沒有人要獻上,有祭壇也沒有用,因為沒有祭物。人要來到神面前獻上祭物,去建立與神之間的關係。神建造了一個壇,供應了一條路使人可以透過獻祭來到祂面前,而人要有所回應,就是要讓壇上有祭物獻上。「這就是用膏抹壇之後,為行奉獻壇之禮所獻的。」(v.88b)總結所有百姓獻上的有很多,這些一一都被數點,全部都被記錄。今天神透過耶穌基督為我們開通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直到祂的施恩寶座前,我們有沒有回應,有沒有獻上神所要的呢? 有沒有將我們的禱告、心思意念、身體作為活祭獻上? 到新約是將心、全人獻上,是一個活的祭物,我們有沒有獻上或獻上多少,神都有數點的。

三. 神同在臨到 (v.89)

當以色列百姓為會幕奉獻、支持利未人會幕的服事、彼此合一、看重祭壇和獻上祭物後,神心滿意足,因此祂的同在便臨到。「摩西進會幕要與耶和華說話的時候,聽見法櫃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間有與他說話的聲音,就是耶和華與他說話。」(v.89)法櫃上有施恩座,施恩座上有兩個基路伯,施恩座就是神的寶座,神的寶座其實在天上,地上一切的都只是影兒。神指示摩西照祂吩咐的樣式來造會幕,是好讓祂來到人中間。神因著人的回應,願意從天上的寶座來到人中間,來到會幕的施恩座以上、二基路伯中間來向摩西說話,神的同在臨到,這是讓人十分感動的事。創造天地、至高至大的神,祂榮耀的寶座在天上,卻願意臨到地上向人說話,這是一個很大的眷顧。我們可以想像假如國家主席今天到你的家中坐客,與你見面,你也會覺得十分榮幸,現在是神從天上的寶座來到我們中間向我們說話,我們能感受到那蒙恩寵的程度有多深嗎? 有時我們會覺得習以為常,覺得神一直都在,但神這樣來到我們中間是不簡單的事,是祂很大的一個愛和恩寵。

從這章可看見神很渴求與人一起,因此才會有會幕和祭壇,而人的回應就是要擺上自己,有所奉獻,而這些奉獻是會被數點,是會讓神的心喜樂滿足。

 

■【內容經編輯組摘錄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