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新西蘭旅行之愛的管教 — 親子篇

Kim 弟兄 & Mickey 姊妹分享於2017.6.18

大家好!我是Kim,是智輝的門徒;我太太Mickey,是Winny小組的組員。我們家裡還有一位小成員,就是剛滿三歲不久的女兒Kaka。很感恩可以和大家分享有關教養孩子的見證。

(左起) Kim 弟兄、Mickey 姊妹、Aviyah 師母、黃石安牧師 及 KaKa (下)

感謝主在5月頭我們一家三口可以和牧師師母一起去新西蘭旅行,與牧師師母共處的這10天旅程,對我們一家來說實在是太寶貴太奇妙了!在旅程當中,牧師師母糾正了我們倆過往關於教養孩子的錯誤觀念,並發現我們與女兒相處時錯誤的方法和行為,幫助我們找出問題根源,並且親自示範及教導我們如何用屬神的方法去教導孩子。在貫徹執行後果效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短短10天內女兒的轉變及進步非常大,旅行前後完全是兩個人!

我們的女兒現在剛剛3歲,其實在她2歲之前,我們夫妻倆覺得教養孩子還是蠻輕鬆的。但一到了所謂的“麻煩2歲”階段時,就開始覺得這個小娃是越來越難搞啊!當她乖巧懂事時是真的好可愛,但胡攪蠻纏不聽話時也真是搞到我們哭笑不得,傷透腦筋,甚至精疲力盡。我們倆曾經還天真地以為只要忍一忍,遷就下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個“麻煩階段”就自然會過去了。

在旅程中,牧師師母告訴我們其實孩子出現的種種問題基本上都是源於我們做父母的問題,所以想要孩子轉變必須先改變自己。而我們倆教養孩子的主要錯誤觀念、態度和行為有以下幾方面:

一、把孩子放錯位置,以孩子為中心,由孩子做主導

抵達新西蘭第一晚,牧師師母就發現我們家的情況是3歲的女兒是我們的“老闆”,我們倆屬於什麼事都要事先諮詢她並聽取她的意見。例如:無論吃什麼喝什麼做什麼都會先問她意見,然後結束語一定會問她“好不好啊?”當牧師師母發現後就告訴我們,要知道女兒才3歲而已,沒有足夠的人生經驗,而我們卻把做決定的責任重擔放在她身上,這樣孩子其實會感到壓力很大,所以情緒也會不好。要不是這次被牧師師母“點醒”,估計我們倆就一直處於這個蒙蔽當中渾然不知,還自以為這樣做是民主、是尊重孩子,卻不知若長期這樣下去,等於助長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自高自大的人。所以,第一天我們倆就被教導要拿回做父母的主權,讓孩子從小首先要學習順服權柄,活在遮蓋保護下。要按著真理教導孩子,隨著年齡和她的成熟度及能力將來再慢慢放鬆界線、給她更多的選擇權。

二、沒有為孩子設立清晰界線並貫徹執行,對孩子只有恩典沒有真理

這是牧師師母發現我們倆的第二個錯誤。曾經的我們錯以為“愛孩子”就是讓孩子每天開心快樂,以至於過分認同孩子的感受,沒有真正地為孩子立過界線。最多就是嘴上說說而已,從來沒有執行到底。(例如:曾經遇上女兒在家不好好吃飯,最後就收了不給她吃,但事後作為媽媽會怕她餓又會給牛奶餅乾等,反而助長她越來越挑食。)而對於孩子平時做錯事或者不聽話時,只要她一哭鬧或道歉說對不起就算了,也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負起任何責任,總是覺得她還小生怕她受到傷害。而這次透過牧師師母的教導才知道,只有孩子在真正經驗後果之後,管教才不會只是流於理論,才會起到實際作用。同時也明白了“傷心”和“傷害”是兩回事,當這些健康的約束及限制使孩子產生“傷心不快樂”的感受時,這並不是件壞事更不是傷害,反而對於塑造她的品格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這樣孩子在犯錯後才會記住才會成長,才能將這些界線內化為品格。

實例:抵達新西蘭的第一晚,我們在皇后鎮的一家西餐廳吃晚餐,在點餐時女兒說想要吃飯,但該餐廳卻只有意粉沒有米飯供應。當女兒被告知沒有米飯後,她就開始不斷嚷嚷“我要吃飯,我要吃飯……”經解釋勸教無效後,最後被師母帶出餐廳管教,師母告訴她如果現在選擇不吃晚餐的話,今晚也沒有其他食物可以吃,只能餓肚子直到第二天早上……結果她回到餐廳後還是選擇不好好吃,當我們大人用餐完畢一起回到住處後,臨睡前女兒和我們說肚子餓,我們倆就堅定地重複了一遍師母所立的界線,告訴她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喝水睡覺、要麼就直接睡覺,吃東西得要等到第二天早餐。女兒見我們倆一如反常、態度這麼堅定,竟平靜地接受了我們的建議,選擇喝水睡覺。沒想到第一晚這樣做後的果效非常明顯,從行程第二天開始,到了吃飯時間女兒有什麼就吃什麼,整個旅途中再沒有出現因挑食而不吃的情況。

三、常常被孩子的情緒掌控

在皇后鎮的第二個晚上,當我們一家三口和牧師師母在樓下客廳一起敬拜禱告完後,我就先帶著女兒上樓準備讓她睡覺,沒想到她一上樓之後就突然開始對著我又哭又鬧的,弄得我莫名其妙,心想剛剛在樓下不還好好的嗎?然後就趕緊安撫她,不過她還是繼續哭鬧。就在我安撫她的時候,聽到樓下牧師師母在方言禱告,沒想到就在牧師師母禱告了一會兒後,女兒竟然就突然停止哭鬧了,還說要下樓看一下牧師師母,看完之後居然就乖乖回到她自己房間睡覺了。一頭霧水的我就趕忙下樓詢問牧師師母“剛剛這是什麼情況呀?為什麼本來好好的她會突然對我哭鬧,然後你們禱告時她又停了呀?”然後牧師師母解釋給我們倆聽,他們發現我們女兒通常只會對著媽媽情緒失控對其他人反而不會,剛才是在禱告破除我和女兒之間的不敬虔的連結,即女兒經常用情緒來掌控我,而我也會因此任由她擺佈。聽了之後又是恍然大悟!難怪在家時孩子的情緒基本都是沖著我來的,而我曾經對她情緒失控的不斷忍耐是造成這問題最大的原因,不斷忍耐也造成孩子會變本加厲地用這一招來掌控父母。

四、帶著血氣和情緒來管教

雖然我和太太一樣,對女兒都是屬於放縱型,凡事遷就她。不過偶爾看到媽媽對女兒的“胡鬧”束手無策時,我就會介入當中試圖解決,但通常當我介入時我是帶著血氣和情緒的,會對孩子很凶地瞪眼或大聲責備她,但我和太太都發現每當我這樣做時非但不管用,還會引起女兒的驚嚇,哭鬧更嚴重了,場面也更混亂了。事後等我自己冷靜下來時,又會心懷內疚後悔,最後就變成我還要向女兒道歉向神認罪。所以每當我是帶著情緒管教時,最終變成孩子眼裡只看到一個“情緒失控、憤怒”的爸爸,卻看不到她自己的問題。然而,在這次旅程中,當牧師師母親自示範如何管教孩子時,我們發現他們是從來不會帶著血氣或情緒來管教的。每次管教時的態度都是非常冷靜、淡定及嚴肅的,可以看到整個局面是由大人主導的,並且對於女兒時不時挑戰他們底線時,還是依舊保持冷靜,堅定地將所立的界線貫徹始終。同時牧師師母也教會我們倆要學會享受管教孩子,而非自己也失去理智,不要害怕麻煩尷尬,也不要害怕孩子哭鬧,臉皮要厚。

實例:雖說挑食的問題在第一晚就解決了,但女兒偶爾還是蠻喜歡無理取鬧的,在遊玩南島中有一晚在餐廳吃飯時,女兒在用餐過程中花樣百出,例如:一會兒說胡蘿蔔硬(事實也不算太硬)、一會兒把鞋子弄掉在地上(讓我們幫它撿鞋子)、一會兒又說腳不舒服等等,不斷挑戰我們的底線。牧師師母見狀,就示意讓做爸爸的我自己去管教,一開始女兒對於我的管教是完全不當回事、繼續無理取鬧,而我也一改往常,保持冷靜、不厭其煩地一次次帶女兒到餐廳外管教;在管教女兒的過程中,我也始終銘記牧師師母的教導,提醒自己要控制好情緒、不要怕麻煩、不要怕尷尬、要享受管教的過程,最後在4次出餐廳管教後,女兒終於可以回到餐桌乖乖吃完她的晚餐,也沒再胡鬧過。
此外,在旅程結束前,以下兩件事的發生也讓我們看到孩子的明顯轉變,和從前的女兒形成鮮明對比:

1、從南島玩好回到奧克蘭後,我們一家和牧師師母有幾晚是和朋友們聚餐,在幾次的聚餐過程中,女兒全程都可以很安靜很乖自己吃飯,也不再像從前那樣喜歡插嘴。其中有一晚,連隔壁桌的一對外籍夫婦在離開餐廳前,還特意過來和女兒握握手打招呼,並和我們說她好可愛好乖啊,全程自己吃飯這麼乖、這麼好!聽到這對夫婦的讚美肯定後,心中真是好開心,好感恩神透過牧師師母及時教導女兒。

2、在回到奧克蘭後的周日,我們一家和牧師師母到當地的靈糧堂參加主日崇拜,在去教會的途中我已經開始擔心,和師母說:“不知道待會兒參加主日崇拜這麼長時間,女兒會不會鬧呀?好怕會影響到別人……”師母卻很有信心地回答我:“放心,經過這麼多天的管教,Kaka可以做到的。”沒想到結果真如師母所說,女兒竟然和我們大人一起在成人禮堂聽講道,足足安靜地坐了2個小時!完全出乎我們倆所料,要知道從前的她是絕對不可能坐這麼久的,並且一定會胡鬧。

五、給予孩子太多,孩子反而不會感恩不會滿足

因著我們倆一直以來對孩子基本上屬於有求必應,很多時候甚至孩子並沒有要求,也會主動提供好多東西給她(吃喝玩樂等各方面),以為這就是愛。在旅程中牧師師母告訴我們,這就是為什麼女兒對我們說話的語氣經常像是“老闆”,是命令式的原因。若是這樣一味給予下去,孩子只會對所有東西都覺得是受之無愧的,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不需要努力也不需要感恩,孩子也不會有滿足感。

實例:香蕉蘋果在女兒2歲後她已經不喜歡吃了,平時在家蘋果削好皮切好擺在她面前都懶得吃,因為我們平時給她太多吃的選擇。而這次旅程中,因著牧師師母讓我們不要給女兒這麼多選擇,反而香蕉蘋果竟成為她旅途中的“奢侈品”,女兒變得很珍惜寶貝香蕉蘋果,蘋果竟然還能帶皮一起吃!又不挑食,她自己也很開心很滿足。牧師師母教導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還要教她對人有禮貌,對父母要有尊重態度。

旅程結束回到澳門後的一天下午,女兒在家吃完她的簡單下午茶後(一個蘋果、一盒小優酪乳),一臉滿足地和我說:“媽媽,我覺得我每天的生活都好幸福哦!”聽到之後很感動,回想從前對女兒百依百順時卻從沒聽她這麼說過,也讓我們做父母的更加明白到從小讓孩子學會感恩的重要性。

在整個旅程中,我們夫妻倆除了以上這幾個主要方面的錯誤觀念被牧師師母指正之外,我們倆還從牧師師母身上學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愛是首要的,界線是建立在愛的根基上的,兩者並沒有衝突。父母在立界線前先要和孩子建立親密真關係,讓孩子知道即使她做錯時,父母還是會無條件愛她接納她,並且幫助她的生命真正成長。

實例:從前我有個錯誤觀念就是認為管教是會破壞關係的,不過透過這個旅程這個錯誤觀念完全被打破。整個旅程中女兒雖然幾乎每天都在被牧師師母管教,被立界線,但她卻最喜歡和牧師師母一起玩,是他們的“小跟屁蟲”,並且發現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是越來越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和老公觀察到:每天在一起的時間,牧師師母都會全身心投入和女兒玩,雖然沒有任何玩具卻玩得超級開心,就連呆在旁邊的我們也能感受到那份愛、開心又有趣的氛圍;而當牧師師母管教完女兒後,也會告訴她耶穌很愛她,他們也很愛她,要幫助她成為耶穌基督的好孩子。我們倆在旁看到時都覺得好感動,也看得出女兒也完全感受得到牧師師母那份關愛,也願意接受管教。後來,當牧師師母提前離開新西蘭那晚,女兒更是表現得非常不捨得,當我們一家送完機剛上車準備回酒店時,女兒就已經和我們說她好想念師母媽媽、牧師爸爸……

回顧在這10天的旅程中,雖然女兒在被管教的過程會不斷挑戰大人底線、也會有反彈的表現,但又真實看到她每天都有顯著的進步,在各個方面都有好大的轉變,這讓我們非常驚喜,深刻體會到正確的教養孩子有多重要!

最後,再次感謝牧師師母在旅程中對我們的耐心教導及親自示範,把我們從教養孩子的窘境中解救出來!也感謝主在這過程中讓我們明白真正地愛孩子是除了給恩典之外,也必須要有真理,要有愛的管教。這樣才能為孩子建立美好的品格,父母和孩子也會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喜樂!

感謝讚美主!將一切榮耀頌讚歸給主耶穌!